三棘鱟保育計畫
發布日期:114-07-09
發布單位:海洋生物保育組
最新活動: 「尋鱟任務」臺灣三棘鱟通報表單(含抽獎活動)
全世界有4種鱟,美洲鱟(Limulus polyphemus)、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巨鱟(Tachypleus gigas)及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臺灣海域僅有三棘鱟1種,其自然地理分布於太平洋西岸,由北自南包含日本瀨戶內海、九州北部,沿中國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海南 ;臺灣北部與西部沿岸、離島金門、澎湖、馬祖,越南以東部與北部沿海為主、菲律賓的巴拉望島海域;馬來西亞沙巴、沙勞越兩省,印尼四大島卡里曼丹(婆羅洲)北岸和東岸、爪哇島北岸以北、蘇拉威西、蘇門答臘印度洋東側的海域。
由於受到海岸開發破壞、食用、醫療試劑製造、漁業混獲、海洋廢棄物污染等複合因素影響,2019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評估顯示包括臺灣、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幾乎所有地區族群數量都呈衰退趨勢,棲地也遭受程度不等的破壞,因此被列入瀕危(EN)物種名單。
三棘鱟目前在金門及澎湖有較穩定的族群,臺灣本島在西部及北部海域仍有一定數量的成鱟,但僅有新竹市香山濕地、嘉義縣好美寮濕地、台江國家公園等特定地點可發現數量不多的稚鱟。根據近期的標誌放流評估族群量結果顯示,金門縣成鱟約有63,588隻(107-113年數據分析)、稚鱟約有205,178隻(112-113年數據分析);澎湖縣成鱟約為1,699隻(112-113 年數據分析)、稚鱟約為16,840隻(112-113年數據分析);臺灣本島成鱟約為1,099隻(113年數據分析),稚鱟樣本數不足尚無法估算。
三棘鱟目前雖尚未列入我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但在連江縣、澎湖縣及金門縣已依漁業法公告禁捕,海保署也在113年公告「三棘鱟保育計畫」,透過分析臺灣三棘鱟族群現況、所受威脅、相關調查研究及歷年國內外文獻等,就(1)法令規範與執行、(2)調查、監測與研究、(3)棲地維護及物種保(復)育、(4)教育宣導及公民參與、(5)國際交流等五大面向擬具保育行動策略,期透 過跨部門且公私協力的合作,達成維持其族群穩定及永續生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