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
署長信箱
|
常見問答
|
English
FaceBook
youtube
IG
rss
關鍵字
search
熱門關鍵字:
海龜
,
海洋保育
,
垂釣
分類檢索
:::
網站導覽
|
署長信箱
|
常見問答
|
English
Facebook
YouTube
IG
RSS
重大政策
重大政策
行政院重大政策
中長程個案計畫
施政目標與重要施政計畫
海洋委員會年度施政方針與計畫
本署年度施政目標
看更多
施政成果
海洋委員會年度施政績效
本署年度施政成果
「向海致敬」專區
近海-友善垂釣
淨海-海域水質結果
看更多
潔淨海水
海域水質
法令依據
檢測方法
看更多
海污行動計畫
前言
重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
看更多
海洋污染防治法
法令緣由及解釋函
檢舉違反海洋污染防治法
看更多
海廢行動計畫
前言
向海致敬
看更多
海洋廢棄物公私協力
淨海前哨站列傳
海廢再生聯盟
海廢再生製品溯源示範專區
海廢再生製品-環保束口袋
海廢再生製品-環保領帶
看更多
海洋保育巡查員
海洋環境守護
健康棲地
臺灣重要生態系
藍碳生態系
珊瑚礁生態系
看更多
臺灣海洋保護區
臺灣海洋保護區介紹
臺灣海洋保護區整合平臺會議
協助海域開發案件審查/議
環評及監督
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
海洋保育巡查員
棲地觀察及巡查
離岸風力發電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簡介
離岸風場涉及環境與生態保育相關法規
看更多
自然地景保育
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
海域自然地景及海域自然紀念物審議會
珊瑚特潛聯盟
珊瑚特潛聯盟
永續資源
海洋野生動物保育管理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介紹
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
看更多
海洋野生動物互動指南
海洋公民科學家
友善垂釣
看更多
海保救援網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海保救援網(MARN) 海龜/鯨豚 救援處理單
看更多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
訊息公告
成果報告
海洋保育巡查員
擱淺救援及物種調查
法規資訊
主管法規
海洋環境管理
海洋生物保育
看更多
其他相關法規
內政業務類
環保行政類
看更多
法令公告及國際海洋公約
法令公告
國際海洋公約、協定
相關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國法規資料庫
海洋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主管法規立法歷程
海洋保育法立法歷程
海洋保育法子法推動歷程
海洋保育教育
海洋保育教育推廣
海洋保育教育活動專區
海洋保育教育影音專區
海洋保育教育出版品
海洋保育年報
海洋保育季刊
看更多
海洋保育教育文宣品及教案
海洋保育教育文宣品
海洋保育教案
海洋保育教育學習庫
海洋保育詞彙解析
海洋保育巡查員
教育推廣
科研成果及報告
海洋保育資訊平台
iOcean海洋保育網
研究/委辦計畫
委託研究成果
委辦計畫成果
補捐/助計畫
補捐/助計畫成果
補捐/助計畫研考
科研統計
國內鯨豚、海龜擱淺事件統計
海洋環境公務統計
國際交流
出國/會議報告
公開資訊與服務
服務導覽
服務導覽
照片圖庫及檔案申請
檔案申請及海洋保育政府資訊利用
照片圖庫
資訊公開
請願之處理結果
機關補捐助專區
看更多
會計資訊
預算
決算
看更多
公開徵信
實物捐贈資訊
301專戶收支明細
資訊圖像化
業務執行成果
廉政園地
政風室執掌
廉政會報紀錄
看更多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相關規定)
表單下載
看更多
便民服務
海洋野生動物作業申請
保育、收容救傷及查緝單位
看更多
關於本署
關於本署
執掌與聯絡資訊
看更多
訊息專區
新聞快訊
即時新聞澄清
看更多
業務統計
海洋廢棄物清理狀況統計
公務統計
看更多
性別主流化
性別公佈欄
性別政策綱領
看更多
底圖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訊息專區
>
最新公告
_
分享
FACEBOOK
line
友善列印
字級設定:
大
中
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鍵 +w列印
:::
最新公告
中央內容區塊
公告「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
一般公告
發布日期:
113-02-01
發布單位:
海洋保育署
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修正條文
第一條 本細則依海洋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法所定中央主管機關之主管事項如下:
一、全國性海洋污染防治政策與計畫之規劃、訂定、督導及執行事項。
二、海洋污染防治法規之訂定、研議及釋示事項。
三、全國性海洋環境品質之監測及檢驗事項。
四、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業務之督導事項。
五、涉及二直轄市、縣(市)以上海洋污染防治之協調或執行事項。
六、涉及相關部會機關海洋污染防治之協調事項。
七、海洋污染防治之研究發展事項。
八、全國性海洋污染防治之國際合作、宣導及人員之訓練事項。
九、其他有關全國性海洋污染防治事項。
第三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主管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工作之規劃、協調及執行事項。
二、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自治法規之訂定及釋示事項。
三、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之監測及檢驗事項。
四、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統計資料之製作及陳報事項。
五、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之研究發展、宣導及人員之訓練事項。
六、其他有關直轄市、縣(市)海洋污染防治事項。
第四條 主管機關及執行機關得視海洋污染防治需要,共同或分別與協助執行機關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執行海洋污染事項之檢查、鑑定或取締、蒐證等。 執行機關或協助執行機關依本法執行取締、蒐證海洋污染事項,應分別送請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司法機關依規定辦理。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之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中央主管機關應每五年定期檢討修正之。
第六條 本法第八條第三項所稱毒品、藥品,指氰化物、氰酸鉀、酚類或其他散布於海域,足致水生物昏迷、死亡、降低生產力或喪失成長繁殖能力之含毒物質。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就全國性海域水體,依其海域環境分類設置海域環境水質監測站;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就其轄區內之海域水體,依其海域環境分類設置海域環境水質監測站。 主管機關應於每年四月十五日前,公布前一年之海域環境水質監測資料。
第八條 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採取之適當防治措施,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污染改善措施。
二、清除或削減污染源。
三、協調或會同執行機關、協助執行機關進行海洋污染事項之檢查、鑑定或取締、蒐證等。
第九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後段所稱限制海域之使用,包含下列措施:
一、暫停該海域全部或一部分之使用。
二、限制使用之期間。
三、限制使用之範圍。
四、變更或減少海域使用之用途。
五、其他為防止、排除減輕海洋環境惡化之限制、變更海域使用條件之暫時性措施。
第十條 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設置海域環境水質監測站或設施者,應公告其所在位置。 本法第九條第二項所稱之干擾,係指下列行為:
一、於海域環境水質監測站或設施一百公尺內故意施放污染性生物、物質、能量之行為。
二、於海域環境水質監測站或設施周界五十公尺範圍內撒網、行船、迫近或造波。
第十一條 各類港口管理機關與事業機構依本法第九條第三項辦理港區水質及底泥檢測,應於每年四月十五日前公布前一年之檢測結果。但軍港部分得僅提供檢測結果予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十二條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依本法第十條第二項所定之重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規定內容,訂定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
第十三條 從事油輸送、海洋棄置達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規模者,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提出之緊急應變計畫,其內容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警報、通報方式。
二、操作異常、故障及意外事故排除方法。
三、污染物清理及減輕危害之方法。
四、須停止操作、棄置、減產之情形。
五、應變所需之器材、設備。
六、參與應變人員之任務編組及其訓練規定。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 關指定之事項。
第十四條 從事離岸風力發電工程者,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提出之緊急應變計畫,依工程進度區分施工期間及維運期間之措施,其內容應分別包含下列事項:
一、施工期間:
(一)警報、通報方式。
(二)施工進行操作異常、故障及意外事故排除方法。
(三)污染物或設施施工及耗損造成廢棄物之清理及減輕危害方法。
(四)須停止施工之情形。
(五)應變所需之器材、設備。
(六)參與應變人員之任務編組及其訓練規定。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二、 維運期間:
(一)成立維運控制機制,控管維運範圍之進出及相關安全規定,並提出與鄰近營運單位之區域聯防內容。
(二)警報、通報方式。
(三)停止操作之情形、操作異常、故障及意外事故排除方法。
(四)污染物或設施營運耗損造成廢棄物之清理及減輕危害方法。
(五)應變所需之器材、設備。
(六)參與應變人員之任務編組及其訓練、演練規定。
(七)建立遠端監測機制及預防污染措施。
(八)提出之衝擊減輕措施或替代方案。
(九)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第十五條 依本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準用第二十六條第一項或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所為之通知,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報告人姓名、職稱、單位、場所。
二、污染發生來源、原因。
三、發生事故時間、位置或經緯度。
四、污染物種類及特性。
五、污染程度、數量及已採取措施。
六、氣象狀況及可能之污染影響。
七、緊急通知電話、傳真或其他聯絡方式。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受通知機關就前項通知內容應作成紀錄。
第十六條 依本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準用第二十六條第一項或第三十三第一項規定所採取之措施,其內容如下:
一、提供發生海洋污染之相關設施或船體之詳細構造圖、設備、管線及裝載貨物、油量分布圖等。
二、派遣熟悉發生污染設施之操作維護人員或船舶艙面、輪機人員、加油人員處理應變,並參與各機關成立之緊急應變小組。
三、污染應變人員編組、設備之協調、調派。
四、污染物或油之圍堵、清除、回收、處置措施。
五、其他經主管機關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應採取之措施。
第十七條 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所定應檢具海洋污染防治計畫,其應載明事項如下:
一、 基本資料:
(一)申請單位名稱、聯絡電話及地址。
(二)申請單位負責人姓名、住址、聯絡電話及身分證明文件字號。
二、有廢(污)水產生者,其廢(污)水之生產、收集及處理情形。
三、有廢(污)水排放於海洋者,其廢(污)水排放於海洋之水量及性質。
四、有放流管線、放流口之設置者,其放流管線、放流口之設置位置及周遭生態環境狀況。
五、減輕不利影響之海域環境管理措施。
六、海域環境水質之監測方法、頻率及項目。
七、緊急應變措施。
八、廢(污)水、油、廢棄物、化學品、有害物質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污染物質之回收處理方式。
九、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第十八條 利用海洋設施從事探採油礦、輸送油、化學品或排放廢(污)水達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規模者,應於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依本法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向地方主管機關申報監測紀錄,轉陳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十九條 本法第二十條第二項之探採或輸送紀錄,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探採、輸送方式、輸送開始與完成時間、油種類與總量、船舶名稱、編號、噸數及國籍。
二、海洋設施內含油殘留物總量及處理方法。
三、其他事故排洩者,應記載排洩時間、油種類、估計量、排出狀況及原因。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前項紀錄,應於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向地方主管機關申報,轉陳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二十條 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所稱排放紀錄,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排放時間、地點、方式及排放物種類或成分。
二、排放物性質。
三、排放物數量或濃度。
四、處理過程。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前項紀錄,應於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向地方主管機關申報,轉陳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二十一條 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準用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製作之紀錄,應置於運送之船舶、航空器或海洋設施、海洋設施或其他設施明顯之處,並記載下列事項:
一、裝載時間及地點。
二、棄置種類及數量。
三、棄置貯存處。
四、開始及完成棄置之時間、位置、航向、航速及當時氣象。
五、棄置之操作情形、處理速度。
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前項紀錄,管理人應於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並送地方主管機關備查。
第二十二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有關船舶之排洩與第三十一條第一項有關設置船舶防止污染設備及第二項所稱船舶之適當防制排洩措施,依船舶法、商港法與航政主管機關之相關規定及國際公約或慣例辦理。
第二十三條 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之擔保,得以現金、銀行本票或支票、保付支票、無記名政府公債、設定質權之銀行定期存款單、銀行開發或保兌之不可撤銷擔保信用狀繳納,或取具銀行之書面連帶保證、保險人之擔保函、保險公司之保證保險單等方式為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及本細則所定之許可證書、處分書、移送書、申請書或其他書表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相關附件
「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發布令
「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總說明及修正條文對照表
回列表頁
瀏覽人次:
2496人
更新日期:
113-02-01
點選收合
重大政策
重大政策
施政目標與重要施政計畫
施政成果
「向海致敬」專區
潔淨海水
海域水質
海污行動計畫
海洋污染防治法
海廢行動計畫
海洋廢棄物公私協力
海廢再生製品溯源示範專區
海洋保育巡查員
健康棲地
臺灣重要生態系
臺灣海洋保護區
協助海域開發案件審查/議
海洋保育巡查員
離岸風力發電
自然地景保育
珊瑚特潛聯盟
永續資源
海洋野生動物保育管理
海洋野生動物互動指南
海保救援網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
海洋保育巡查員
法規資訊
主管法規
其他相關法規
法令公告及國際海洋公約
相關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主管法規立法歷程
海洋保育教育
海洋保育教育推廣
海洋保育教育出版品
海洋保育教育文宣品及教案
海洋保育教育學習庫
海洋保育巡查員
科研成果及報告
海洋保育資訊平台
研究/委辦計畫
補捐/助計畫
科研統計
國際交流
公開資訊與服務
服務導覽
照片圖庫及檔案申請
資訊公開
會計資訊
公開徵信
資訊圖像化
廉政園地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便民服務
關於本署
+ 更多...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
快捷列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計畫與研究
計畫與研究
資料與出版品
資料與出版品
法規資訊
法規資訊
瀏覽輔助設定
瀏覽輔助設定
top
快捷列
為您服務
計畫與研究
資料與出版品
法規資訊
top
設定:
黃字黑背景
黑字白背景
黃字青背景
黑字薄黃背景
文字大小設定:
75%
100%
原尺吋
150%
200%
250%
300%
範例:
海洋保育署
我們使用cookies來分析我們網站流量,提供網站的最佳化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