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海洋保育教育> 臺灣百種海洋生物-珊瑚
  • :::

    臺灣百種海洋生物-珊瑚

    中央內容區塊
    藍珊瑚|臺灣百種海洋生物-珊瑚
    發布日期:113-01-12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藍珊瑚

    藍珊瑚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別名:蒼珊瑚
    英名:blue coral


    形態特徵:
    珊瑚體的形態多變,呈表覆形、團塊形或分枝形,表面有指形、柱形或板片形的分枝,同一群體可能具有形態變異。生活群體的組織呈褐色或綠褐色,珊瑚骨骼則呈藍色,表面多孔,大孔為管形,直徑約0.5 mm,小孔直徑約0.1 mm,內為細小的管腔,大及小孔皆不具隔片。珊瑚蟲位於大孔中,延展的珊瑚蟲呈透明或半透明,觸手為白或透明;在生殖季節,觸手會膨大成為孵育幼苗的處所,生殖期間在每年4~5月。本種的化石紀錄可追溯至白堊紀,因此也被稱為八放珊瑚的「活化石」。


    生態習性與棲地分布:
    通常生長在低潮線至潮下帶各類型珊瑚礁環境,並以淺海較常見,常形成大群體。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珊瑚礁區。臺灣南、東部沿海及綠島、蘭嶼、太平島、東沙、小琉球。


    備註:現生藍珊瑚的形態變異大,近年來的分子親緣研究已指出牠們可能是由數個物種構成的種群,而不同群體形態的藍珊瑚可能屬於不同種,但是目前尚未有針對藍珊瑚的分類整理,因此仍沿用現有種名。

    相關圖片
    藍珊瑚
    藍珊瑚
    • 瀏覽人次: 843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