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中央內容區塊
    小海帶-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發布日期:111-12-19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小海帶-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小海帶
    Petalonia binghamiae (J.Agardh) K.L.Vinogradova 1973
    俗名:鵝腸菜、白毛菜(臺語)、腳白菜(臺語)、茭白菜 (臺語)
     
    形態特徵:
    藻體黃褐色,葉片呈扁平帶狀無分叉,中心較厚實邊緣較薄,無中肋表面光滑,邊緣具波浪狀皺褶,單片生長或多片聚集生長。葉片中上部較寬大往兩端漸縮,基部具短小柄,藉由盤狀固著器固著於岩石上。離水後藻體平貼於礁岩之上。
     
    生態習性與棲地分布:
    常群生於潮間帶中、下部,且浪潮較大之大塊礁岩上,並於退潮後垂掛於礁石前緣或貼於礁石表面。生長會受到海浪影響,在浪較大區域的藻體較浪小區域藻體體型小,葉片也較細短。生長季節短,1-3 月為主要生長季,為北太平洋海域特有種類,臺灣產於北部、東北部礁石海岸。
     
    補充資料:
    小海帶外型如海帶縮小版,但與海帶無親戚關係,小海帶是海人、海女們頂著寒風,算準潮汐至海岸低潮帶採摘的,是北部及東北角海產餐廳的春季隱藏美食。由於生長季節短,要選對時間造訪,才有機會點到快炒小海帶這道春季限定料理。小海帶口感清脆,有機會不妨前來北部海岸品嚐。
    除了食用外,往來北部及東北角海岸的釣客,也會向海邊店家購買小海帶來當作釣餌,這是經濟魚種白毛(舵魚屬)喜歡的食物,所以小海帶又被稱為白毛菜。但因為小海帶生長不像滸苔那麼普遍,需要多費一番工夫才能採摘到一定的量,住在海邊長期採海菜的海女們,大多有自己私房採小海帶的地點,只要小海帶的季節到了,就可以前往採摘,補貼家計。

    相關圖片
    新生的小海帶,葉片扁平無扭曲。
    新生的小海帶,葉片扁平無扭曲。
    小海帶以潮間帶中部的礁石為主要棲息地。
    小海帶以潮間帶中部的礁石為主要棲息地。
    在地居民整理採摘的小海帶。
    在地居民整理採摘的小海帶。
    • 瀏覽人次: 248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