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中央內容區塊
    優美石花菜-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發布日期:111-12-16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優美石花菜-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優美石花菜
    Gelidium elegans Kützing 1868
    俗名:石花菜、牛毛菜、石花、鳳尾(臺語)
    英名:Jelly weed
     
    形態特徵:
    藻體紫紅色,軟骨質,直立叢生。由基部主軸伸展出數根扁平細長直立主枝,並可於兩側生出副枝,副枝兩側再生出對生或互生棍棒狀小枝,故成熟藻體可以平面擴展。主枝基部略有收縮,橫向形成匍匐枝,並以纖維絲狀構造形成固著器。藻體單軸,細胞壁含有豐富的洋菜藻膠。
     
    生態習性與棲地分布:
    屬於亞熱帶至溫帶海藻,以西北太平洋,包括俄羅斯、韓國、日本及北臺灣為主要生育地。全年可見,但以 3-5 月的石花生長狀況較佳,族群量較高,也是密集採收的時間。主要生長於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 3-5 公尺深的礁石上,此處易受到潮汐漲退潮及海流衝擊影響,因此隨生長地環境不同,藻體形態略有變化,有時不容易辨識。
     
    補充資料:
    優美石花菜是北部及東北角海岸特有的重要經濟海藻,雖不能直接食用,但透過採摘、曝曬整理、可乾燥保存。每年春季至夏初為盛產期,剛採集上來的石花菜為鮮紅色,隨即因乾燥轉成紫黑色;經過六到七次反覆清洗與曝曬,去除砂礫和腥味,藻體色澤逐漸慢慢轉為淡黃色,最後曬乾的米黃色石花菜經過熬煮、過濾、冷卻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石花凍」。目前部分石花菜產地現已規劃為保育區,如基隆的潮境保護區、新北市的卯澳漁業資源保護區,都設有禁採期或是限當地漁民申請以徒手方式採集許可,才可以下海採收。採摘石花菜是日治時期,因日人收購東北角的石花菜提煉洋菜膠,而逐漸成為北海岸及東北角在地居民的重要季節性工作。尤其是早期需要靠採收海藻補貼家中經濟狀況,每逢石花菜開始生長的春天,為了提高採收量,便將全身包覆、腰間掛著網袋,忍受不到攝氏 20 度的低溫海水,下海採收水深 1-3 公尺處的石花菜,也因大都是婦女從事採收,因而東北角採石花菜的海女頗負盛名。時至今日,雖然石花菜的產量已不復以往,但仍可見到歷經一甲子採收石花菜的海女們,下水以敏捷的動作採摘石花,上岸再將石花菜鋪灑在門前的空地上曝曬、整理,有些店家還會熬煮後自行販售給往來遊客,有機會品嚐夏季特殊風味石花凍飲的同時,也可以聽聽海女們述說採收石花菜時的甘苦經歷。
    從石花菜熬煮取得的洋菜膠(agar),也稱為瓊脂,是海藻提供人類生活最重要的天然物之一。可溶於攝氏 80 度以上的熱水,常溫下冷卻形成膠體,由於結構穩定,不易變質,用途相當廣泛。直到今日,藉由洋菜膠所衍生的藻膠化工產業,仍是我們許多食品與日常生活用品的添加物或使用材料,如羊羹、果凍、軟糖、布丁豆花,也應用在紡織和造紙業,以及培養細菌用的培養基等。而市面販售的洋菜條即是將凝結成塊狀的膠體,切成條狀後透過冷凍乾燥製成,可保存較長時間。

    相關圖片
    石花菜大都生長在潮下帶,即使退潮也極少露出水面。
    石花菜大都生長在潮下帶,即使退潮也極少露出水面。
    石花菜(左側)與翼枝菜(右側)外觀上的差異。
    石花菜(左側)與翼枝菜(右側)外觀上的差異。
    東北角的海女們會選擇春季大退潮的時間,至淺水域採摘石花菜。
    東北角的海女們會選擇春季大退潮的時間,至淺水域採摘石花菜。
    • 瀏覽人次: 400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