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中央內容區塊
    皮絲藻-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發布日期:111-12-16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皮絲藻-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

    皮絲藻
    Dermonema virens (J.Agardh) Pedroche & Ávila Ortíz 1996
    俗名:鹿角叉(臺語)
     
    形態特徵:
    藻體呈淺紅色或紅棕色,老化後轉為橙色甚至黃綠色,直立叢生,質地柔滑有彈性,軟骨質。藻體分枝為圓柱狀或扁圓柱狀,主分枝粗壯,向頂端則逐漸變細,叉狀分枝非平面伸展,而是放射狀排列,故接近頂端的分枝較短且密,如小灌木叢般。主分枝基部以盤狀固著器緊貼附於礁岩上。
     
    生態習性與棲地分布:
    為熱帶及亞熱帶海藻,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海域。藻體基部緊貼附於潮間帶較高的垂直岩壁上,可抵抗海浪的衝擊,極少生長在平緩的礁平台。生長季節短,入冬後開始生長,農曆年節前後因東北角海岸大退潮都在天色尚未明亮之前,加上白天東北風激起的浪花保護下,是東北角皮絲藻生長最好的時間,待春分過後,藻體老化容易受到其他海藻(如石蓴)附生,前端分枝也容易見到皺縮變短。
     
    補充資料:
    皮絲藻因可食用,東北角在地居民會利用一大清早退潮的時間,至皮絲藻生長的礁石區採收,生長時間與小海帶同時。採收後的皮絲藻經過整理,便可與小海帶同時販售。皮絲藻也富含膠質,適合以涼拌方式入菜。

    相關圖片
    皮絲藻生長於海浪衝擊的礁石上。
    皮絲藻生長於海浪衝擊的礁石上。
    採摘販售的新鮮皮絲藻。
    採摘販售的新鮮皮絲藻。
    皮絲藻基部常有附著礁石,需以人工剪除。
    皮絲藻基部常有附著礁石,需以人工剪除。
    • 瀏覽人次: 228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