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2

    中央內容區塊
    鸚鵡螺-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II
    發布日期:111-02-25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鸚鵡螺 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

    鸚鵡螺 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 1758
    別名:珍珠鸚鵡螺
    英名:Chambered nautilus

    形態特徵:
    鸚鵡螺早在大約五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牠們與其他頭足類最大的差別是具有螺旋形外殼,殼中具有許多的殼室,可以透過氣體的調節來控制浮力。鸚鵡螺也具有腕足,最多可多達90多枚,但是,與其他頭足類不同的是牠們的腕足不具有吸盤,因此,抓握能力較差。

    生態習性:
    鸚鵡螺視力差,主要透過嗅覺與觸覺來感知周遭的環境。牠們主要以海洋當中的屍體與殘渣為食,為海中的清除者,偶爾捕捉螃蟹與貝類。為了躲避捕食者,鸚鵡螺在白天的時候會在比較深海的區域活動,到了晚上才會到淺海的區域覓食。生長速度慢,壽命可達20年,在頭足類當中相當長壽。

    棲地分布:
    本種為鸚鵡螺屬的4個種類當中分布最廣的種類,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海域,包括:薩摩亞、澳洲、斐濟、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萬那杜、中國、緬甸、泰國、越南與臺灣。在臺灣,南沙太平島、蘭嶼、綠島、屏東縣恆春半島、東沙島、澎湖有採集紀錄。

    資源狀況
    Appendix II:
    經濟物種。鸚鵡螺的外殼會被作為裝飾品或紀念品,經常出現在國際貿易市場當中,其中以本種類出現的頻率最高。另外,鸚鵡螺活體也經常在水族店當中作為商品販售,因此,面臨商業捕撈的壓力。由於鸚鵡螺的生長與繁殖速度慢,過度捕撈對族群的影響甚大。

    相關圖片
    鸚鵡螺成體之噴水口。
    鸚鵡螺成體之噴水口。
    外殼剖面。
    外殼剖面。
    內部構造。
    內部構造。
    • 瀏覽人次: 4283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