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友善賞鯨

    中央內容區塊

    臺灣鯨豚資源豐富,全球90多種鯨豚中,有近33種曾出現於我國周遭海域,自 86年第一艘賞鯨船啟航之後,賞鯨業蓬勃發展,每年4月到10月間是臺灣的賞鯨季節,海保署透過「臺灣海域賞鯨指南」發布,以淺顯易懂的圖像文字,向大眾宣導友善賞鯨活動的意義、野生動物觀察和親近的原則、說明船隻如何與鯨豚接觸才能減少對其干擾與衝擊、遊客在賞鯨過程中應如何與鯨豚互動,希望大家在開心賞鯨時,都能當個負責任的遊客,瞭解如何減少賞鯨活動對於鯨豚族群造成衝擊,讓珍貴的鯨豚資源與賞鯨產業皆能永續發展。
    為實踐向海致敬-知海、近海、進海之精神,海保署發起「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與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華鯨豚協會合作實踐海洋保育行動,除此之外,也獲得全臺20家賞鯨業者支持,成為友善海洋夥伴,自願加入協助宣導教育,鯨豚目擊回報及遵循友善賞鯨的行列,共同於第一線合作推廣友善賞鯨理念。


    111年度─友善海洋合作夥伴
    【宜蘭地區】
    北極星1號、宏棋號、東洋銘珠號、烏石傳奇號、凱鯨號、超級星3號、新福豐36號、新福豐168號、噶瑪蘭號、蘭鯨號、華棋168號、龜山朝日號&貳號
    【花蓮地區】
    多羅滿號&1號、花東1號&鯨世界3號、太平洋賞鯨號、維納司、海鯨號、東部賞鯨號、華棋268號
    【臺東地區】
    晉領號
     
     
     

    相關附件
    發布單位:海洋生物保育組
    • 瀏覽人次: 8979人
    • 更新日期: 111-09-20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