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圓鰺
別名:硬尾、廣仔、甘廣、四破、巴攏、金鼓、吧弄、巴弄、孔仔
英名:Japanese Scad, Round Scad, White-Tipped Mackerel Scad, Whitetip Scad
Decapterus maruadsi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形態特徵:
體呈相當流線的紡錘形,微側扁。下頜稍突於上頜。上頜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各具一列細齒;鋤骨呈矢形齒帶;腭骨及舌面呈細長齒帶。鰓蓋膜後緣平滑。具有兩個背鰭。背前鱗延伸至瞳孔前緣之上方。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2-13鰭條之下方,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新月形,後方具一離鰭;胸鰭長,末端僅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之下方。尾鰭具有很深的分叉,上下葉約略等長。總共具有兩個背鰭。鰓耙數13+38。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稜鱗為金黃色。背鰭、胸鰭淡色至黃綠色;第二背鰭具黑緣,其前方鰭條末端具白色邊緣;尾鰭黃色;餘鰭淡色。
生態習性:
常聚集成群巡游於近海,棲息深度範圍為1-200公尺,通常棲息在1-20公尺的深度,游泳速度快,喜愛出沒於海域中表層。在關島海域,本種魚常常會大群聚集在人工聚魚設施周圍。肉食性,成群覓食,主要以各種浮游動物為食。
棲地分布: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日本、臺灣、馬里亞納群島、關島海域。臺灣各沿岸均有分布,本島以北部及東北部的產量較大。
資源狀況:
在臺灣屬於常見魚種,族群量豐富,為經濟性的食用魚類。一般由流刺網、圍網或定置網大量捕獲,全年皆產。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