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健康棲地>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中央內容區塊
    隆頭鸚哥魚-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發布日期:110-03-17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隆頭鸚哥魚
    別名:駝峰大鸚嘴魚、鸚哥
    英名:Green Humphead Parrotfish, Bumphead Parrotfi sh, Giant parrotfish
    Bolbometopon muricatum (Valenciennes, 1840)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呈卵圓形,體被中大形圓鱗。背緣線呈現圓弧形。隨成長頭部前額更加向前隆起,至老成魚更為明顯。背鰭與臀鰭後部鰭條延長,可達尾鰭基部,尾鰭截形。背鰭具有9根硬棘,胸鰭具有15~16軟條,側線鱗分為兩列,上列鱗側線鱗延伸到尾柄基部。上下顎外側齒板呈現小顆粒狀。雌魚體色呈灰色或是灰黑色,老成雄魚呈現藍綠色或綠褐色。雌雄體色差異不大,但幼魚的體色不同。
    從額頭至吻部背側形成垂直角度隆起,上下顎部分呈現乳白色,成魚額頭前緣常呈淡粉紅至淡綠色,最大體長可達1.3公尺、體重50公斤以上。
     
    生態習性:
    雜食性魚類,以珊瑚的共生藻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因此消化後排瀉出來的珊瑚骨骼就變成珊瑚沙,扮演了平衡珊瑚礁生態系的重要角色。本種魚隨成長會有雌性變雄性的性轉變。集體繁殖在水層中排放精卵。白天在礁區以以底藻及珊瑚為食,夜晚棲息於礁洞中,鸚哥魚會分泌黏液繭,將自己包裹在內或封住洞口,藉由黏液特殊的氣味來防止掠食者。雄性的隆頭鸚哥魚靠著頭部特化的構造來爭取成為最優勢的雄魚。不但在覓食的時候可以用來敲破珊瑚。也可以像大角羊的角一樣拿來和其他公魚撞頭比武。隆頭鸚哥魚應該是目前所知唯一會進行這類攻擊對撞行為的魚類。壽命長達40年,5-7歲成熟。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的熱帶珊瑚礁海域,包括日本南部等。在臺灣東部、南部及各離島,如:澎湖、蘭嶼、綠島都曾有分布的紀錄。稚魚主要發現於潟湖區,成魚則常會群游於礁灣,或是珊瑚礁外圍的水質清澈的海域。
     
    IUCN 瀕危等級列為 VU(易危)
    珊瑚礁區生態環境污染,且因體型大壽命長易被過度漁撈、及在夜間睡眠時被魚槍獵殺等。應該加強海域魚類生態與資源保育措施。雖然不在 IUCN 的瀕危物種名單中,但由於過多捕撈,數量已非常稀少。農委會於2014年7月2日將本種魚連同曲紋唇魚一併列入第II類保育類野生動物。禁止採捕丶公開展示或販售,違法者可罰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30-150萬元。海洋委員會成立之後,於2019年1月9號亦將本種魚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中。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相關圖片
    隆頭鸚哥魚
    隆頭鸚哥魚
    • 瀏覽人次: 4814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