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健康棲地>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中央內容區塊
    阿氏前口蝠鱝、雙吻前口蝠鱝-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發布日期:110-03-17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雙吻前口蝠鱝

    阿氏前口蝠鱝
    別名:鬼蝠魟、粗魟、飛魴仔、黑魟
    英名:Reef Manta Ray
    Mobula alfredi (Krefft, 1868)
     
    雙吻前口蝠鱝
    別名:鬼蝠魟、粗魟、飛魴仔、黑魟
    英名:Giant Manta Ray
    Mobula birostris (Walbaum, 1792)
     
     
    形態特徵:
    兩種體型皆縱扁;鰓裂腹位;胸鰭前部特化為鰭狀肢,位於頭前吻端兩側;頭與胸鰭相連,使整體為菱形體盤,體盤極寬且胸鰭末端尖,體盤寬為體盤長之2.2-2.4倍;皮膚粗糙,尾短如鞭。眼位於體兩側;眼球大,約為噴水孔寬度的2倍;噴水孔小呈橫橢圓型。口裂於兩鰭狀肢之間,端位,嘴型平坦而寬;齒平而細小。第一背鰭小且位於胸鰭基底末端。
     
    雙吻前口蝠鱝為全球體型最大的魟魚,體型可達910公分體盤寬,阿氏前口蝠鱝為大型魟魚,體型可達500公分體盤寬。
     
    生態習性:
    阿氏前口蝠鱝觀察到成熟體長範圍的紀錄雄魚為270-300公分體盤寬;雌魚為300-350公分體盤寬。關於生殖研究相對稀少,僅確定本種為卵胎生,一胎僅能產一尾胎仔,妊娠期約12-13個月,出生體型130-150公分體盤寬,本種的生殖策略較弱勢,生殖週期大約要5年。本種通常白天到近岸區進行清潔或是社交活動,夜間到較離岸區覓食。生性活潑,常游於水表曬太陽或躍出水面,主食浮游甲殼動物,有時會捕食成群的小型魚類。阿氏前口蝠鱝的群聚行為明顯,且群聚數量動輒上百尾個體,但由於其為定居型的種類,雖然前人研究顯示本種有能力遷移的距離長達650公里,但是甚少發現此行為,且即使有季節移動性,規模卻非常小。
    雙吻前口蝠鱝目前觀察到成熟體長範圍的紀錄雄魚為375-400公分體盤寬;雌魚為400-410公分體盤寬。關於本種的生殖研究相對稀少,僅確定本種為卵胎生,一胎僅能產一尾胎仔。經常活動於溫暖水域中表層0-120公尺,生性活潑,常游於水表曬太陽或躍出水面,主食浮游甲殼動物,有時會捕食成群的小型魚類。本種有季節性洄游的行為,雖然比同屬的阿氏前口蝠鱝分布廣泛,但本種個體間碰面的機率很低,就算是攝食、交配或是清潔站群聚的個體數通常也不超過30尾。
     
    棲地分布:
    阿氏前口蝠鱝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水域,約在南北緯30°之間;經常出現有湧昇流的沿岸,棲地包含珊瑚礁、礁岩、島嶼環礁和大陸棚水域,通常定居於近岸或大洋中表層到水深432公尺。雙吻前口蝠鱝分布於三大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約在北緯42°到南緯38°之間;經常出現於有湧昇流的海岸、島嶼水域或是離岸的海底山脊。本種常為了身體清潔而出現在淺礁區,也常在近岸或是大洋中表層攝食,很偶爾會出現在泥沙底或海草床。臺灣東部海域皆可發現兩種前口蝠鱝的蹤跡。
     
    IUCN 瀕危等級列為 VU(易危)
    雙吻前口蝠鱝在漁業利用的需求較小,但在國際貿易上仍有一定的需求量,例如其鰓耙是知名的中藥材、活體受到各國知名水族館的歡迎。加上早期強力的漁業捕撈,以及其體型大又緩慢的特性,常被中表層流刺網、定置網或鏢旗魚漁業捕獲。族群分布較為分散且遷徙行為難以捉摸,可能和特殊系群以及棲地需有所關係,因此族群量估計非常困難。但就前人衛星追蹤配合個體辨識研究發現本種的棲地忠誠度非常高,其子系群很少有交流,且個體數量應該很少。阿氏前口蝠鱝的肉、皮、肝油與鰓耙都有經濟價值而被廣泛利用,在國際貿易上有一定的需求量,且因生活習性等,容易被鏢旗魚、流刺網、圍網、拖網、延繩釣及定置網等漁業捕獲。再加上本種定居的習性,當地漁業壓力過大時更容易面臨資源上的問題。兩個種類皆在2018年被我國列為禁止捕捉、持有及販賣物種,而在2020年6月1日也被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相關圖片
    阿氏前口蝠鱝實物照片
    阿氏前口蝠鱝實物照片
    雙吻前口蝠鱝實物照片
    雙吻前口蝠鱝實物照片
    阿氏前口蝠鱝 雙吻前口蝠鱝
    阿氏前口蝠鱝 雙吻前口蝠鱝
    • 瀏覽人次: 4551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