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海洋漫波08網路版(電子書用)
P. 8
海洋保護區 │ Marine Protected Areas
▲ 調查團隊配合船隻於棉花嶼以頂礁方式接回調查員 ▲ 白眉燕鷗與玄燕鷗 攝影/洪崇航
攝影/左承偉
棉花嶼
棉花嶼的面積是花瓶嶼四倍之多 ( 約 13.3 公頃 ), 棉花嶼位居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早期因棲息島
幸運的是,棉花嶼於西北角有一小海灣可供船隻 上之鳥群盤旋於上方,羽毛飛揚如棉絮,因而得
靠岸登島;但因周圍暗礁密佈,船隻停泊還是相 名:棉花嶼。根據馬偕醫生 18 世紀在北方三島
當困難,考驗著船長的經驗及技術,必須以頂礁 的描述紀錄 註二 ,早年在棉花嶼上應該有大批的海
的方式讓人員陸續上岸。 鳥在這裡繁殖,由當年的敍述如「整群飛來時,
遮蔽整片天空」、「鳥在草上沒有築巢直接下蛋」
棉花嶼土壤貧瘠,夏季乾旱,冬天風勢強勁,不 可以判斷當年在島嶼上繁殖的應該是有在地面
利植物生長,植物相大多由草本植物所組成,無 上群聚繁殖習性如信天翁或燕鷗的海鳥。可惜的
灌木與喬木,2020 年共記錄到 33 科 57 種植物。 是,因為人類的獵捕與採蛋行為在很短的時間導
而在這樣嚴酷的小島上,同花瓶嶼以蘄艾灌叢為 致島上的海鳥族群完全滅絕,隨後放牧在島上的
優勢,全株密佈灰白色絨毛;從島的最高點向四 羊群也造成持續很久的嚴重干擾。
周延伸,蘄艾幾乎鋪滿了整個西側,如同一叢一
叢永不融化的雪一般覆蓋著棉花嶼;而棉花嶼的 直至 1996 年間的保護區劃設與羊群遷移工作,
植物相多屬濱海植物,集中在 4、5 月時開花, 我們現在才有機會見到整座島嶼逐漸恢復生機。
其盛宴更是吸引了許多聞蜜而來的昆蟲貴賓們。 雖然無法預知未來是否能恢復到當時飛羽密布的
經過多年的調查,昆蟲相穩定,且多數種類皆有 盛況,但目前保育類的白眉燕鷗及玄燕鷗每年在
持續被調查記錄到,也發現棉花嶼的昆蟲可能多 北方二島皆有紀錄,尤其在登島調查後,累計記
為過境的鱗翅目和蜻蛉目等;甚至在 2015 年記 錄到 160 種鳥類,其中共有 22 種保育類;令人
錄到了臺灣少見的秋天遷移性蜻蜓-紅脈蜻蜓 註 更為振奮的是,2010 年基隆鳥會於棉花嶼南懸
四
,這紀錄也說明了北方三島在臺灣過境昆蟲遷 崖邊發現了數個大水薙鳥的巢洞,其中不僅有孵
移路徑上的重要地位。 化中的卵還有健康的雛鳥,此乃臺灣第一筆大水
薙鳥的繁殖紀錄!另外還有在島嶼周圍活動的白
腹鰹鳥、藍臉鰹鳥與紅領瓣足鷸等也吸引許多愛
鳥人士前來觀賞拍照。
◀ 蘄艾和棉花嶼 攝影/張智偉
8 08 0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