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海洋漫波10_網路版
P. 9
❸ 人為衝擊管制-推展鯨豚觀察員制度
為避免鯨豚在海域開發案施工期間,受到打樁等水下噪音的衝擊傷害,本署推動鯨豚觀察員制
度,透過鯨豚觀察員監看作業,確保未有鯨豚闖入施工警戒區,並於 110 年 6 月 4 日修正發布「臺
灣鯨豚觀察員制度作業手冊」第 3 版。截至 110 年 9 月,已有 5 家培訓單位曾分別取得授課或
補訓課程核准,總計已有 321 名鯨豚觀察員完成訓練(含本署自訓 50 名)。
另本署已針對台電、允能、海能、大彰化東南、大彰化西南、彰化彰芳及彰化西島等 7 件離岸風
電開發案,共同執行 11 場鯨豚觀察員規範及環評監督現地查核。
❹ 保育教育宣導與在地參與- 110 年白
海豚巡護艦隊
今年 6 月本署首度與涉及白海豚重棲之 6 區漁會
合作成立 110 年白海豚巡護艦隊,成立至少 12
艘白海豚巡護船,並推動白海豚目擊回報獎勵,
建立記錄白海豚即時回報 line 群組,110 年漁民
即時回報白海豚計 20 筆(圖 6)。
未來展望
本署將持續投入經費與努力,積極推動白海豚保
育行動,使白海豚族群穩定、增加並減少威脅,
降低白海豚族群滅絕之可能性。本署亦將與國立
臺灣大學及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共同合作,
成立白海豚保育專案辦公室,建構白海豚族群及
其環境監測資訊公開平臺,有助於民眾更加瞭解
白海豚的現況、族群趨勢與滅絕風險,並接受外
界之檢視與監督。OCA
圖 6、 110 年白海豚巡護艦隊
漁民即時回報白海豚點位
表 1 -白海豚優先復育行動方案
監測研究
1. 成立白海豚保育專家小組
2. 擱淺個體資料及樣本與標本之蒐集管理
3. 白海豚相關生態、生物及族群動態之研究
4. 擴大參與資訊共享
棲地維護
1. 養護白海豚棲地範圍魚類資源
2. 減少環境污染
人為衝擊管制
1. 劃設白海豚優先復育區
2. 減緩工程及開發行為之衝擊與影響
3. 減少漁撈作業之威脅
保育教育宣導及在地參與
1. 提升我國整體海洋保育意識
2. 促進社區參與及保育意識
6 10 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