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視新聞網報載「波波之死2/國際列「極危」台灣卻非保育類 波口鱟頭鱝慘淪制度犧牲品」 澄清說明
為有關昨(2)日民視新聞網報載「波波之死2/國際列「極危」台灣卻非保育類 波口鱟頭鱝慘淪制度犧牲品」案,其中部分資訊有需補充說明之處,特此澄清。
一、波口鱟頭鱝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及東南亞海域,該物種在台灣周邊漁獲資源數據相對為少。而依據「海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規定,本署於112及113年間已連續二次邀集專家學者進行評估,綜合野生族群之分布趨勢、變動趨勢、特有性、棲地狀況、面臨威脅及國際保育現況因素等多項指標,評分均為20分,未達24分之保育類門檻。
二、本署評估程序係依上述標準進行,並無個別學者意見主導之情事。現階段主要原因為該物種在臺灣的漁獲資源變動趨勢資料相對少,尚需更多科學調查。本署113年已將波口鱟頭鱝列為優先關注物種,納入軟骨魚類資源調查與標識放流對象,而根據本署進行台灣周遭海域軟骨魚資源調查,已分別於111-112年間記錄65種、113年36種之軟骨魚資料,有助於未來相關保育工作之評估。此 外,並透過生態獎勵通報機制,持續與漁民合作推動混獲釋回與通報,確保軟骨魚類物種獲得進一步之保護。
三、為提升制度完整性與可行性,本署已於114年3月20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針對「海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進行研修,並已委託辦理「海洋野生動物保育等級評估及制度研修計畫」,希望廣泛蒐集國內專家學者、主管機關、研究機構及相關產業意見,並參酌國際保育趨勢,進而提出最適化之修正方案,作為未來保育決策及保育類評估的重要依據。
權責機關及發言人:海洋保育署施義哲副署長
聯絡電話:07-3382057#262031或0905-167-616
發稿單位及聯絡人:海洋生組保育組羅進明組長0910-085200
發稿日期:114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