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海洋漫波08網路版(電子書用)
P. 25
▲ 海馬是龍洞四號最吸引人的物種之一。 攝影/羅運昌
十幾年前的龍洞四號還沒有現在擠爆的盛況,是 潛水結束前回到內側斜坡,再依指北針 150 度
許多潛水員眼中生態環境一般般的潛水教學聖 的方向回程,從入水點出水,短短離岸 100~150
地,當時羅教練卻直覺這地方一定應該有很多些 公尺就能經歷礁岩、沙地、峭壁等地形,所以大
較特別的生物可以探尋看看,私底下將四號潛點 家特別喜愛在此潛水,多樣的地形也是生物種類
依地形、地物不同區分為六個區塊(內側斜坡, 眾多的原因之一。這些年,羅教練在四號記錄到
內沙溝,龍尾大缺口,龍背岩海牆,六米礁,外 的魚類至少有 230 多種,頭足類 10-11 種、蝦類
沙地),於是在復健之餘,也開始細部的逐區探 20 多種、海蛞蝓 60 多種 ... 等等。
索。
以生物分布來說,在大礁石區有擬金眼鯛、天竺
以眾人最愛的路線為例 – 從九孔池前端入水點下 鯛、燕魚、笛鯛等魚群等等可以看。在斜坡區域
潛 ( 如圖一 ),以指北針 330 度直線潛進,在 3 則是油彩蠟膜蝦、章魚、以及各種海蛞蝓。斜坡
米內眼見多是大礁石,然後到水深 5 至 15 米緩 底的沙溝地裡,俗稱枯枝海龍的雙尖粗吻海龍是
緩斜降的礁岩區 ( 內側斜坡 ),接著依序遇到內 常客。沙溝二側在春夏之際,可以找到俗名火焰
沙溝、龍背岩,越過龍背岩會來到寬闊的外沙地; 花枝的圖氏後烏賊、超過 30 公分的大型海蛞蝓
延著龍背、繞過龍頭,這段峭壁上的生態豐富, 也時有出現、偶爾也有龍王鮋擺駕逛大街。
龍背岩除了海蛞蝓之外,也是看紅魽群、笛鯛群、
天竺鯛群、瑰麗剃刀魚的好地方。龍背外側沙地
則被他和潛友戲稱是「臺灣版藍碧海峽」,不只在
沙地上發現孵育幼魚的海馬、潛藏在沙底的比目
魚等沙地魚類外,也是椰子章魚、擬態章魚、藍
紋章魚等出沒地。這片沙地也曾被人發現數種新
紀錄或未命名的鰕虎、蛇鰻、海蛞蝓等等罕見生
物。
▲ 油彩蠟膜蝦鮮豔的外表非常討喜。 攝影/羅運昌
24 08 0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