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2

    中央內容區塊
    燕尾烏賊-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II
    發布日期:111-02-25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燕尾烏賊 Sepia hirunda

    燕尾烏賊 Sepia hirunda Ho & Lu, 2005

    形態特徵:
    外套膜背面前端尖銳,向頭部突出可達兩眼1/3之水平線。鰭之後端向後延伸形成尾狀,雄性「尾長」約為體長的40%,雌性「尾長」則僅有體長的8%,有明顯的性雙型特徵。觸腕穗中段具有4行大小不同的小吸盤,中間的4-5個吸盤較大。雄性左邊第四腕莖化變形成交配用之莖化腕,中間6-7列吸盤變小。內殼狹長,前端尖凸,後端更尖銳,且外椎向兩側突出成翼狀;背面為粉紅色,中央具分布不規則顆粒的縱走肋。本種為小型頭足類,外套膜約5-6公分。

    生態習性:
    棲息在臺灣的西部及西南部外海水深約70-200公尺的沙地,一般由底拖漁船採獲,沒有活體生態紀錄,故目前生態不明。延長的尾部究竟有何特殊的生態功能,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棲地分布:
    本種目前僅知在臺灣的西部及西南部海域有分布紀錄,很可能是臺灣的特有種類。

    資源狀況:
    體型小,僅偶爾出現在底拖漁船的漁獲當中,無漁業價值。

    相關圖片
    由上至下分別為外殼的背面、腹面、側面觀。
    由上至下分別為外殼的背面、腹面、側面觀。
    觸腕穗上的小吸盤。
    觸腕穗上的小吸盤。
    • 瀏覽人次: 782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