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2

    中央內容區塊
    石磺-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II
    發布日期:111-02-24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石磺 Peronia verruculata

    石磺 Peronia verruculata (Cuvier, 1830)
    別名:海貓、貓仔奇
    英名:Sea slug

    形態特徵:
    體型呈長橢圓卵形,外表左右對稱,無殼,外套膜皮質,微隆起,覆蓋整個身體。背部灰黄色或黑灰色,有許多瘤狀突起及稀疏的背眼,分布不均勻。足部大而飽滿,足腹面呈淡褐色。頭部有可收縮的觸角,眼睛位於觸角頂端,口側有一對感覺用的口瓣。肛門位於腹面中線後,生殖口開於身體的右後端,在肛門附近。肺孔位於肛門之上,是身體後端的外套膜特化成氣管狀的構造,具有類似肺的呼吸功能,當暴露在空氣中時能以此構造呼吸,而在水中時則以表皮交換氣體。

    生態習性:
    棲息於潮間帶高潮區,以藻類及底泥表層有機物碎屑為食。漲潮時大部分的石磺會躲在岩石縫下或鑽到泥下,退潮時再爬出來覓食。有些種類爬行時會留下一條黏液痕,在漲潮期間可隨著這一條黏液痕回到牠的棲所。所以除了條狀糞便外,黏液痕也是找到牠的線索。背上有許多瘤狀突起,體側腺體會分泌特殊化學物質,藉以威嚇驅散敵人。

    棲地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西岸,臺灣分布於東北角、小琉球、恆春半島、澎湖、蘭嶼。主要棲息於潮間帶的岩石上。

    其他資料
    石磺肉可食用。在澎湖及蘭嶼的居民會食用石磺,但若處理不當,食用後會有胸悶感。

    相關圖片
    在潮間帶岩石上的石磺。
    在潮間帶岩石上的石磺。
    在潮間帶岩石上的石磺。
    在潮間帶岩石上的石磺。
    處理後待烹調的石磺。
    處理後待烹調的石磺。
    石磺的肺孔。
    石磺的肺孔。
    • 瀏覽人次: 1128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