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2

    中央內容區塊
    蜈蚣櫛蛇尾-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II
    發布日期:111-02-22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蜈蚣櫛蛇尾 Ophiocoma scolopendrina

    蜈蚣櫛蛇尾 Ophiocoma scolopendrina (Lamarck, 1816)
    別名:海蜈蚣、海時鐘
    英名:Lagoon brittle star

    形態特徵:
    體盤直徑約2.5-3公分,其反口面覆蓋著顆粒狀的突起,並在體盤與腕足交接處排列成數個「V」字型紋路; 腕足從口邊輻散而出,橫切面呈圓形,由蜈蚣體節般的櫛片串成,腕足數大多數個體為5隻,長約10-15公分左右。腕棘呈棒狀且上層較下層粗長。體盤及腕足一般呈深褐色,但也有灰白色及黑色的個體,甚至出現不規則深色斑紋的體盤,體盤口面呈黃棕色。

    生態習性:
    棲息在水深0-1公尺深的潮間帶潮池岩縫中或石塊下,是臺灣地區潮間帶最常見的一種陽燧足。漲潮時會伸出腕足在水中擺動,捕食浮游生物及有機碎屑;退潮時則會倒翻腕足,貼著水面刮食海水酵母菌。本種在臺灣的生殖季節約在7-8月間。腕足脆而易斷裂,但具有極佳的再生能力,能再生受損的腕足。移動時以腕足爬行,行動速度快。

    棲地分布:
    廣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從東非往東分布到太平洋東岸;臺灣各地及各離島的礁岩區潮間帶中、高潮位的潮池中皆可發現。

    資源狀況:
    礁石岸海邊潮間帶極為常見,有時聚集驚人的數量,每平方公尺可超過20隻以上的個體,但無經濟價值。

    相關圖片
    腕足反口面背腕板與腕棘。
    腕足反口面背腕板與腕棘。
    腕足口面足針與管足。
    腕足口面足針與管足。
    • 瀏覽人次: 560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