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科研成果及報告> 委辦計畫成果
  • :::

    委辦計畫成果

    中央內容區塊
    110年度台灣金門海域白海豚族群生態監測計畫
    發布日期:111-03-01
    發布單位:海洋生物保育組
    110年度台灣金門海域白海豚族群監測計畫成果:完成金門海域A航線11航次、B航線13航次、C航線10航次,共34航的海上調查及魚市訪查5趟。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分布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沿岸水深2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相較於臺灣西海岸的中華白海豚族群年年皆有調查行動進行,而金門較詳細的中華白海豚調查卻是在民國98年至100年所執行,距今已逾10年,近年的生態資訊則全缺乏,無法確認現今金門白海豚族群的生態狀況。
          為瞭解金門白海豚族群現今的生態狀況,本計畫以海上調查及魚市訪查等方式來調查中華白海豚在金門海域的族群數量與分佈資訊。今年共完成魚市訪查5趟及金門海域A航線11航次、B航線13航次、C航線10航次共34航次的海上調查,此外也收集金門調查海域之水深、水溫、酸鹼值、濁度、鹽度與漁業活動等環境因子,來了解金門海域白海豚之出沒偏好。
          本年度於大金門西南側、西側、西北側、北側與烈嶼北側共進行34趟次的海上調查,目擊中華白海豚共4群次(3次有效目擊、1次為無效目擊)。若以距離為單位,平均里程目擊率為0.36 群/100公里、0.61隻/100公里;若以時間為單位,則目擊率中華白海豚為0.23群/天、0.49群/10小時。共拍攝到5隻非嬰幼年個體,且亦於3次有效目擊中有目擊1次嬰幼年個體,目擊個體的年齡結構為嬰幼年1隻佔 16.7%、青年期50%、壯年期33%,但並無發現老年個體。由於前次正式且有系統的海上調查距今已超過10年,故推測現在的中華白海豚群體可能與10年前調查到之群體已有所不同。
          透過海上調查發現當地漁法多為一支釣,漁網則多為刺網,而統計漁船及漁網數量亦發現漁業行為的作業區與中華白海豚分佈有重疊,故推測魚群分布可能與中華白海豚分佈有關,故漁業行為或可作為觀測中華白海豚的一個指標,而在魚市訪查及漁業問卷的調查結果中,發現漁獲內容有所差別,且漁獲類型不同的魚種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魚種,故推測高經濟價值的魚種可能並不會進到當地市場中,很有可能是因為有其他銷售通路因此才鮮少在當地魚市販售。
         此次調查目擊之中華白海豚群體大小介於4到5隻,相較過去的調查有減少的趨勢,可能與漁業活動或是環境海域地形的變動有關。然而不論是海上調查亦或是漁民訪查結果均顯示金門中華白海豚族群數量相較過去明顯減少,且與過去的調查相比群體個數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其保育行動亟需盡快研擬。

    相關附件
    • 110年度台灣金門海域白海豚族群生態監測計畫  檔案下載:54次
    • 瀏覽人次: 648人
    • 更新日期: 112-02-01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