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攜手地方海廢回收再利用
海保署自109年起執行向海致敬政策,為減少廢漁網、廢保麗龍任意棄置,海保署持續以整體性之角度規劃海廢再利用推動工作,優先將廢漁網及海廢保麗龍列為海廢回收再利用試辦標的。針對臨海縣市政府辦理廢漁網(蚵繩)及廢保麗龍(浮具)回收再利用,經統計113年回收廢漁網239.89公噸、廢蚵繩18.59公噸及海廢保麗龍(含浮具)85.56公噸,再利用量廢漁網47.25公噸、廢蚵繩15.09公噸及海廢保麗龍85.21公噸。整體回收量截至113年底已回收處理逾1143.04公噸廢漁網(蚵繩)及廢保麗龍(浮具)。
二、海廢再生聯盟
海保署自110年成立「海廢再生聯盟」,串聯回收再利用業者、品牌商、供應/設計商、金融機構及研究機構等相關單位公私合作,至114年2月「海廢再生聯盟」已成長至64家,持續推廣以展現我國私部門在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專業實力,奠定公私協力合作里程碑。
海保署113年持續暢通海洋廢棄物去化管道,以「共創綠色商機」與「海廢產業永續發展」為主軸辦理2場工作坊,接軌淨零碳排提供碳足跡盤查教育訓練,強化聯盟成員碳管理能力。「海廢再生聯盟四週年年會」暨交流觀摩活動,以永續發展與跨界合作為主題,選擇詠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參訪,詠麗生化公司提倡海洋友善防曬及節水洗沐產品,從產品創意研發出發,推動減碳生活美學,並使用海廢原料製作瓶器,致力於SDGs14海洋保育行動,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響應愛護海洋的永續行動。
海保署建置平台系統登載海廢分布及去向資訊,提供需要之業者進一步地洽詢聯繫,促進線上媒合交流與線下獲取海廢料之模式,使資訊透明化,增加地方政府、漁會、回收業者、再利用業者及產品製造業者媒合機會。
四、第十二批海廢回收再利用業者名單
海保署依「推廣海廢再生聯盟及輔導海廢回收再利用作業」計畫之「建立海廢回收再利用業者名單供地方政府參考。」工作項目,每年辦理海廢回收再利用業者名單之建立。海保署更新第 12批海廢回收再利用業者名單,包括廢漁網回收業者13家、再利用業者 13家;海廢保麗龍回收業者6家、再利用業者9家;廢浮球回收業者3家、再利用業者4家,提供地方政府及海洋廢棄物去化需求者參考。
五、廢漁網回收手冊
海保署108年6月為響應世界海洋日,與澎湖海廢藝術家唐采伶製作「海洋上訴」大型作品,其創作理念係:「海洋是地球之母,是無法說出人類語言的大地之母,提供人類生存所需,但隨著經濟發展快速進步,人類過度消耗地球資源,讓海洋及其他海洋生物飽受殘害,因而向人類提出上訴,藉以警惕民眾必須珍惜海洋資源、勿隨意丟棄垃圾,影響海洋環境及生態」。另創作的海廢世界地圖,訴求當海洋被我們的垃圾填滿,淨灘拾起的垃圾,交織成我們的世界,撿不是唯一,減才是唯一。
海保署曾舉辦全國「美麗海灣、無塑海洋」繪畫比賽,邀請國中、小學生發揮創意,透過繪畫表達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之衝擊,並將得獎作品製成108年年曆,藉以提升大眾對海洋環境及海洋廢棄物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