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健康棲地>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中央內容區塊
    多鱗沙鮻-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發布日期:110-04-13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多鱗沙鮻標本照

    多鱗沙鮻
    別名:沙腸仔、kiss 魚
    英名:Silver Sillago
    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
     
    形態特徵:
    體呈長圓柱形,略側扁,由第一背鰭向前有長而尖之頭部,向後有逐漸纖小之尾部。口小,開於吻端,上下頜和鋤骨上有帶狀細齒,但口蓋骨、腭骨及舌上均無齒。主鰓蓋骨小,有一短棘;前鰓蓋骨後緣垂直,平滑或略有鋸齒,下緣水平。鰓膜在頭側與另一側會合。體被小型櫛鱗,鱗片易脫落;頰部具鱗2列,皆為圓鱗;側線完全,呈單一列,略彎曲。背鰭兩個;腹鰭外緣硬棘不鼓起;尾鰭後緣截平或淺凹。兩個背鰭總共具有11根硬棘,21-22根軟條;臀鰭具有2根硬棘,21-23根軟條;胸鰭具有15-16根軟條;腹鰭具有1根硬棘,5根軟條;側線鱗列數為67-72。體色樸素,頭部至體背側土褐色至淡黃褐色,腹側灰黃色,腹部近於白色。各鰭透明;胸鰭基部無黑斑。
     
    生態習性:
    屬於沿岸的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沿岸沙灘、河口紅樹林區或內灣水域,也會出現在河口下游的感潮帶半淡鹹水域河段。行底棲性生活,容易受到驚嚇,當遇到危險時,可利用略尖的吻端鑽入沙中,將自己埋藏在沙堆中,藉以躲避敵害,體色與泥沙色相似且具有透明感,當潛在沙中時易於融入環境之中,而不容易被發現。肉食性,主要攝食多毛類、長尾類、端足類、糠蝦類等小型水中生物。被捕獲時體鱗容易脫落。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西起紅海、南非,東至新幾內亞,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北部及澎湖沿海水域,本島以西部有大面積泥沙底質的沿近海淺水域最為常見。
     
    資源狀況:
    在臺灣屬於常見魚類,數量普遍,常見於泥沙底質淺海域,尤其以北部與西部最常見。屬於高價的食用魚類,在各地的海鮮餐廳頗受歡迎。一般由手釣、底拖網以及底刺網捕獲,同時牠也是灘釣的重要目標魚種,全年皆產。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相關圖片
    多鱗沙鮻偏好活動於水域底層。|
    多鱗沙鮻偏好活動於水域底層。
    • 瀏覽人次: 938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