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健康棲地>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中央內容區塊
    大白鯊-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發布日期:110-04-13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大白鯊手繪圖

    大白鯊
    別名:食人鮫、馬加舅
    英名:Great white shark
    Carcharodon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
     
    形態特徵:
    魚體呈紡錘狀,軀幹粗壯,尾部基底上下各具凹漥,尾柄具側隆脊。口閉時露齒,正面齒扁平呈正三角形,側邊有細鋸齒。噴水孔微小或消失。背鰭2枚,第一背鰭稍大,起點與胸鰭後端相對,後緣凹入明顯,上角略尖圓,下角微尖突;胸鰭寬大呈鐮刀狀,外角鈍尖,內角鈍圓;尾鰭寬短呈月形,上葉稍長,近尾端有一缺刻。體背側通常呈暗褐色、棕色或近灰黑色;背鰭、胸鰭和尾鰭後部暗色。
     
    生態習性:
    依不同年齡推估方法壽命可長達44或73歲。本種為食卵型卵胎生,胎仔在雌魚子宮內發育前期以子宮分泌的營養物質為食,等胎仔發育到一定程度後,雌魚轉而開始在子宮內陸續排出約1000顆未受精卵,提供胎仔做為食物。雖然其他種類如鼬鮫或是灰鯖鮫等種類胎仔有殘食的現象,但是大白鯊胎仔並不會互食,一胎2-17尾胎仔會和平共處的在子宮中成長到120-150公分(全長),或是約30公斤後才離開母體。生殖週期為二到三年。本種攻擊性、好奇心強,游速快,有時會為了攻擊獵物躍出水面,有襲擊船隻及攻擊人類的紀錄,是對人類來說有強烈威脅性的3大鯊魚種類之一(其它兩種為公牛白眼鮫和鼬鮫)。會獵食各種大型海洋生物,尤其是大型個體偏好攝食海洋哺乳類動物。
     
    棲地分布:
    分布於全球三大洋溫熱帶沿近岸到大洋中表層約南北緯50°之間,臺灣南部、東部及東北部海域均有分布。經常在沿近岸各種漁業活動下被誤捕,但是很少與離岸大洋中表層的漁業活動有所互動。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大陸棚及島棚水域,但也常游動於遠離陸地及島嶼之大洋中。棲息深度可由表層至1280公尺左右。
     
    IUCN 瀕危等級列為 VU (易危)
    過去本種因為可怕的負面形象,常被遊釣活動做為競賽目標,牙齒成為許多收藏家爭相購買的飾品,也因其體型大,魚翅的市場價格非常好,魚肉可做為各種佳餚或加工魚製品,皮可做為皮革,肝臟體積大可提煉魚甘油。主要以圍網、定置網、底拖網、流刺網、鏢旗魚法等捕獲。由於大白鯊好奇心較強,更容易有被漁民捕獲的機會,根據調查其資源量在過去三個世代時間(約159年)內可能減少了30-49%。早在2002年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就將其列入附錄一、二中,大白鯊資源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本種目前在澳洲的經濟水域及南非、納米比亞、以色列、馬爾他、帛琉以及美國的州際水域都受到保護,而在臺灣則為漁業署規範之沿近海通報物種,漁民捕獲後須立即向政府機關通報,並在靠港時配合學術單位進行樣本採集。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 瀏覽人次: 6277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