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齒海豚
別名:皺齒海豚、正海豬
英名:Rough-toothed dolphin
Steno bredanensis (G. Cuvier in Lesson, 1828)
形態特徵:
身體呈流線型,背鰭高寬為鐮刀狀,吻端突出緩坡斜升與頭部額隆接連。身體背側有明顯的深黑色紋路,體側淺灰色,腹部灰白色。胸鰭寬大成槳狀,吻端唇線和下頷呈白色,牙齒上有縱溝而名糙齒。本種類與瓶鼻海豚易混淆,需拍攝頭部的照片比對。成年最大體長2.6公尺,體重約160公斤。
生態習性:
糙齒海豚的生態資料鮮少,群體常見10-20隻,偶可見約50-150隻的群體,游泳速度中等,但通常在水面下潛游時間長而少在水面快速游動。食物為表層的魚類及少量頭足類,白天進食。水面活動活躍,可見跳躍、擊浪、乘浪等動作。糙齒海豚生活史資料有限,根據日本的資料顯示雌性10歲進入性成熟,雄性則14歲達性成熟。雌性平均3年左右生一胎,壽命估算約36歲。
棲地分布:
分布在三大洋的泛熱帶海域及部分溫帶海域,主要活動在水深1000公尺以上的大洋,也會靠近大陸棚海域。臺灣海域目前僅在新竹至臺中海域,及花蓮有數次目擊紀錄,但北海岸、西部與南部有多次活體擱淺或迷航事件發生。
IUCN 瀕危等級列為LC(無危):
糙齒海豚數量調查範圍有限,目前全球族群初步的估計約22萬隻,族群狀況與生活史資料有限。IUCN 列為【無危】等級(LC),但仍受到漁業衝突與獵捕及海洋污染的威脅。臺灣海域的族群狀況未知。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