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健康棲地>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 :::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

    中央內容區塊
    抹香鯨-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發布日期:110-03-12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抹香鯨-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抹香鯨
    別名:巨抹香鯨、卡切拉特鯨
    英名:sperm whale
    Physeter macrocephalus (Linnaeus, 1758)
     
    形態特徵:
    體型最大的齒鯨,體呈長圓柱型,頭部占身體比例約三分之一,背部後方有一連串隆起。胸鰭槳狀且短小,尾鰭呈三角形且比例大。身體側邊佈滿皺褶,下顎細長周邊唇線呈淺白色,僅下顎有外露的牙齒18-26對。外露噴氣孔在頭頂左側,因此左斜的噴氣是相當容易辨識的特徵之一。體呈長圓柱型,頭部占身體比例約三分之一,有明顯的雌雄二型性,雄性體型較大,成年體長約15-18公尺,體重約達40-50公噸。雌性成年體長約9-12公尺,體重約達20-30公噸。
     
    生態習性:
    抹香鯨的社會群體組成較複雜,成年年紀漸長的雄性常會單獨活動在極區。年輕的雄性會形成單身漢群穿梭在各海域,在溫暖的海域有組成相當穩定的母子群體,由十來隻成年母鯨與幼鯨和還未離群的年輕個體共組的大群體。食物主要包含魷魚和其他頭足類及少數的魚類。臺灣東部海域目擊的抹香鯨有母子群也有單獨的成年個體。此外也多次觀察到下潛前有排便,顯示在花東海域亦有覓食。雌抹香鯨在9歲進入性成熟,雄性則稍晚到18歲之後達性成熟。懷孕期約14-16個月,雌性平均5年生一胎。抹香鯨的壽命,根據牙齒切片的年齡可能達70歲以上。
     
    棲地分布:
    抹香鯨廣泛分布在三大洋,主要出現在南北緯60度之間的海域,少數雄性會到極區覓食,但主要群體還是以溫帶~熱帶間海域為活動範圍。具有長距離季節性的遷徙習性,但各海域在時間和路線上有所變異。抹香鯨常出沒在大陸陡坡及大洋處,特別是具有高生產力的區域,主要跟食物豐度有關。臺灣的抹香鯨海上目擊以花東海域為主,但小琉球與宜蘭海域也偶有抹香鯨的目擊紀錄。目前並無發現有固定居留在臺灣的抹香鯨群體,根據尾鰭缺刻的個體辨識可發現有數隻於近年內夏天重複出現在花蓮海域,而洄游的習性尚未清楚。
     
    IUCN 瀕危等級列為VU(易
    抹香鯨因壽命長而繁殖速度又慢,加上捕鯨年代的大量捕捉消耗,以致本種數量可能僅剩原有的30%。族群趨勢則尚不清楚。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相關圖片
    抹香鯨1-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抹香鯨1-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抹香鯨2-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抹香鯨2-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 瀏覽人次: 10402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