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

    友善垂釣

    中央內容區塊
    2018台灣釣魚活動線上問卷結果
    發布日期:108-01-01
    發布單位:海洋生物保育組

    本問卷自10月17日起開始進行調查,執行至11月30日止,一共蒐集了4520份問卷,調查結果針對「偏好釣到的物種」、「熱門釣點」、「釣魚活動類型」、「對於釣魚活動的管理看法」、「釣魚證的發放」、「如何處理釣到的魚」、「如何處理釣魚後產生的垃圾」等作初步的統計。

    (一)  偏好釣到的物種:
    1. 依據偏好釣到的魚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分別予以加權計算之,加權值為根據釣客最偏好釣到的魚所換算之分數, 數值越高代表該物種是民眾越偏好釣到的魚。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民眾最偏好釣到的物種多達400種,前3名依序為黑棘鯛、石斑、白帶魚。
    (二)  熱門釣點:
    1. 依據最常釣魚的第一、第二、第三縣市分別予以加權計算之, 加權值為根據釣客常去釣魚地點所換算之分數,數值越高代表當地為越熱門之垂釣地點。其中,受調查之民眾最喜愛釣魚的縣市為新北市接續為高雄市、台南市,最不喜愛的釣魚地點則為嘉義市。
    (三)  釣魚活動類型:
    1. 以漁港、防坡堤(港釣、堤釣)為最多,其次為出海船釣(海釣),第三為荒野磯釣(磯釣)。
    2.  
    (四)  對於釣魚行為管理看法:
    1. 大部分民眾認為釣魚行為「需要」管理(佔調查人數約85%),針對釣獲的特定魚種體長(大小)及總量作適當的管理。
    (五)  釣魚證的發放:
    1. 佔調查人數約78%民眾「支持」釣魚證的發放,以作為取得物種動態資訊的評估及記錄釣獲物種及數量。
    (六)  如何處理釣到的魚:
    1. 根據此份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會將釣到的魚帶回家自用居多,其次會選擇放生、贈送給親朋好友。
    (七)  如何處理釣魚後產生的垃圾:
    1. 根據此份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會將釣魚時產生的垃圾帶回家(佔調查人數約81%),其次則會攜帶至附近垃圾筒丟棄,另有0.50%的民眾選擇將釣魚時產生的垃圾放置原處、0.36%的民眾將垃圾海拋, 1.74%的民眾選擇其它處理方。
    相關圖片
    釣魚資源利用
    釣魚資源利用
    相關附件
    • 2018台灣釣魚線上問卷結果報告
    • 瀏覽人次: 1406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