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訊息專區> 新聞快訊
  • :::

    新聞快訊

    中央內容區塊
    海廢清除不易,海保署呼籲民眾源頭減量
    發布日期:109-12-30
    發布單位:秘書室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下稱海保署)今(109)年首度與專業潛水人員合作清除海底垃圾,動員超過435潛水人次,於臺灣6個縣市海域9處海廢熱區清除了41.12公噸海底垃圾,清理類別前三高者依序為漁網36.51噸、玻璃品1.39噸、鐵鍊(籠)1.11噸,以廢棄漁網佔88.79%為大宗。
          今年10月份媒體報導臺灣西海岸八大河口外海的海底垃圾密度高,海保署立即啟動清除規劃,考量已是東北季風季節北部海象不佳,顧及潛水人員水下作業安全,擇定屏東東港溪及高雄高屏溪口外海2處執行清理。共執行20趟次清除作業,清除7.21公噸海底垃圾。
          執行清理工作的潛水員孫先生回憶,工作團隊成員雖擁有勞動部核發的乙級、丙級潛水證照,作業過程並有潛水作業主管隨行執行任務,在執行高屏溪與東港溪出海口海廢清理時,由於出海口坡度急墜30米,水流非常急速,潛水人員需拉搜索繩於水下15-25M搜索海底廢棄物,且出海口海床沙地上約有15~20cm厚的粉泥,潛水員一經過即揚起,致水混濁,能見度僅約1公尺,更增加工作的難度與風險。當我們發現大型漁網任意棄置於海底更是心痛。海底的廢棄漁網像是隻大怪獸隨著海流四處移動,所有的生物只要靠向它,立即被纏繞無法動彈而死亡,將被纏繞的野生動物解開的過程中,也有螃蟹因此而斷腳,魚類已卡在漁網上死亡的狀況,看了真的很難過。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然而清除海漂(底)廢棄物實屬困難,已是緩不濟急之策略,海保署呼籲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應從源頭垃圾減量做起,避免垃圾流入海洋環境,齊心為海洋生物留下潔淨海水及健康棲地努力。

    權責機關及發言人:海洋保育署宋欣真副署長
    聯絡電話:07-3383202或0905-205-669
    發稿日期: 109年12月30日
     

    相關圖片
    109年海廢清除計畫統計表
    109年海廢清除計畫統計表
    圖1.潛水員於東港溪口外海清除繩索
    圖1.潛水員於東港溪口外海清除繩索
    圖2.潛水員於海底作業能見度差
    圖2.潛水員於海底作業能見度差
    圖3.潛水員將廢漁網綁上浮力帶
    圖3.潛水員將廢漁網綁上浮力帶
    圖4.海底發現一般生活垃圾
    圖4.海底發現一般生活垃圾
    圖5.潛水員於高屏溪口外海清除玻璃瓶
    圖5.潛水員於高屏溪口外海清除玻璃瓶
    • 瀏覽人次: 1700人
    • 更新日期: 109-12-30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保育署